【輕鬆科普】抗癌幫手不可少!癌症藥物研究現況
Post Update by 小編 on 2024-02-07 16:32:47
癌症治療除了前段的診療,後續的投藥治療便是抗癌的重大支撐。但你知道癌症新藥開發多不容易,要歷經多少關卡、刷多少經驗值才能上市一劑新藥?以及新藥開發任務到底怎麼組團破關呢?讓生技之道帶你初步了解癌症藥物的種類與臨床試驗歷程。

一、癌症治療藥品的分類:依機轉

對抗癌細胞就像打仗,而作為武器的藥物若以機轉區分,則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:
  • 化學治療 (化療,chemotherapy):全身性、幾乎無差別地攻擊分裂快速的細胞就。像廣範圍的轟炸,且活動頻繁的單位受到的傷害更高;不過也因此容易波及正常細胞。
  • 標靶治療 (targeted therapy):針對癌細胞具有的特徵,如表面抗原或細胞內訊息傳遞物質作為標的,進行選擇性地攻擊。就像可以設定目標的追蹤導彈,一般來說副作用較敵我通殺的化學治療低。
  • 免疫療法 (immunotherapy):我們的免疫系統本來就會殺死看起來怪怪的細胞,不過癌細胞因發生了一些變異,於是能逃過免疫系統的攻擊;而免疫療法則透過各種機轉,讓癌細胞重新被免疫系統辨識與攻擊。就像加強對軍隊的教育,使其更能找出偽裝、潛伏的敵人並加以殲滅。

二、癌症藥物的種類:依結構

若從結構來看,癌症藥物又大致可分為小分子藥物與大分子藥物 (生物製劑),且各種特性也有很大的不同:
  • 小分子藥物:小分子藥物分子量通常小於900道爾頓 (daltons),結構簡單,可透過化學合成製造。這類藥物多數可口服,能穿越細胞膜和血腦屏障,直接作用於細胞內靶標。它們在體內的穩定性相對較低,半衰期短,但適用於廣泛的癌症治療,尤其是需要影響細胞內過程的情況。
  • 大分子藥物:大分子藥物或生物制劑,如蛋白質和多肽,分子量大、結構複雜,通常在活細胞中製造。這些藥物需通過注射給藥,主要在細胞外或血液中作用,特別專注於細胞表面靶標。它們在體內更為穩定,半衰期長,但可能引起免疫反應。這類藥物因其高專一性和低毒性,適用於針對特定分子標記的癌症治療。

    癌症藥物分類整理
    分類依據 類型 特色
    依機轉 化學治療 全身性攻擊分裂快速的細胞,類似廣範圍轟炸。
    標靶治療 針對癌細胞特定特徵進行選擇性攻擊,像追蹤導彈。
    免疫療法 使癌細胞重新被免疫系統辨識與攻擊,加強免疫系統教育。
    依結構 小分子藥物 分子量小於900道爾頓、可穿越細胞膜和血腦屏障、口服給藥。
    大分子藥物 分子量大、結構複雜、通過注射給藥、作用於細胞外或血液中。

三、小分子藥物與大分子藥物的研發趨勢

  • 小分子藥物:集中於開發能夠精準標靶特定生物路徑的藥物,特別是在癌症治療領域。研發者致力於提高藥物的生物相容性和選擇性,以減少副作用並提升療效。同時,結合療法的研究也在增加,目標是將小分子藥物與其他治療方法如免疫療法結合,以克服單獨治療的局限。
  • 大分子藥物:其中一個方向是發展抗體藥物融合技術,如抗體藥物複合物 (antibody drug conjugate, ADC),專門針對癌細胞,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傷害。此外有些運用多核甘酸的治療也屬於大分子藥物,例如近來相當出名的mRNA藥物便是,儘管與前述大分子藥物的性質有些差異。

四、癌症新藥臨床試驗歷程

臨床試驗先分三期:
  • I期: 評估藥物對人體的安全性和耐受性,以確定適當的劑量。
  • II期: 評估藥物對特定癌症的有效性和初步療效。
  • III期: 在大規模病患中進一步評估療效和安全性,通常與標準治療比較。
之後便提交臨床試驗數據,向國家衛生機構 (如美國FDA、歐洲EMA、臺灣TFDA) 申請上市審查與批准。通過審查進入市場後,則進入IV期臨床試驗和市場監察,繼續追蹤藥物的長期效果和副作用;及監測藥物在市場上的使用,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。

由此可見,新藥開發的路實在不容易,亦有不同方向要逐步研究,
生技之道曾開設的課程「癌症醫學啟航研習課程」,便邀請到生華生物科技的羅小惠代理營運長,在「癌症新藥研究與開發」課程中,替我們講述癌症新藥研究開發端的真實面貌。

未來想了解更多生技醫學小知識,就別忘了追蹤生技之道全新開張的FB粉絲專頁
今年度也規劃一連串活動等你參加!先把時間卡下來!